“双碳”战略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有利于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和经济的全球竞争力,助力中国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中建八局南方公司积极响应,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的国企形象。本期为您介绍白云机场三期建南安置房安装项目。
项目简介: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周边临空经济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三期工程(建南(首批))设计施工总承包(标段二)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是区域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项目涵盖安置住宅、配套商业、公共建筑及市政设施建设,总建筑面积约62.5万㎡。其中,住宅计容面积31.03万㎡,公建配套(含完全中学、小学、幼儿园、社区文化设施等)地上计容12.4万㎡,地下车库及配套14.65万㎡。规划建设78班完全中学、2所48班小学、15班幼儿园等教育设施,同步配建市政道路、防护绿地及公园,最高建筑28层、87.8米。项目严格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二星级要求,致力于打造高品质居住与公共服务融合示范区。
模块化加工台:赋能绿色施工
定型化设备,提升加工区标准化面貌:切割、清洁、粘接一体化流程,减少工序转换时间,适合批量加工;电动切割机+卡尺定位技术,切割效率较传统手工提升50%以上;恒温热熔工艺使胶水分布均匀,粘接强度提升20%-30%,减少返工导致的材料浪费;通过电动切割+卡尺定位技术,切割精度误差≤0.5mm,管材损耗率从行业平均3%降至1.2%,粘接强度提升30%;噪声污染直降23分贝:加工台配备橡胶减震基座与隔音罩,切割作业噪声从95分贝降至72分贝;可调节夹具支持DN20-DN160管径,满足住宅、商业等多场景需求。
速度与环保的平衡术,专为避雷带Ω弯、乙字弯、防雷跨接成型设计的操作平台,通过模具化、标准化工艺实现精准弯曲,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分为固定区、成型区、操作延伸杆。1.模具化加工确保弯曲率一致,避免人工敲打导致的形状偏差,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要求;2.冷弯工艺(或可控热弯)保护镀锌层,避免开裂、脱锌,延长避雷带使用寿命;3.单次操作仅需40-60秒,较传统手工锤击效率提升3-5倍;4.弯弧噪音<75dB,优于传统手工锤击(>90dB);5.精准成型减少废品率,避免因返工导致的材料浪费;6.通过更换模具适配Φ8mm-Φ16mm圆钢、20×4mm-40×4mm扁钢。
适用管道支架制作,通过应用多功能角钢加工机实现定型化型钢加工,多功能角钢加工机由CH-60冲孔机、CAC-60切断机、加工台、电动油泵及脚踏开关组成:1.批量加工速度快、效率高,改变了传统台钻加工慢,钻头磨损快的缺点;2.成型好、无毛刺,精度高;3.加工台集切断、冲孔于一身,两个工位之间形成流水操作;4.不仅可以冲圆孔,更换模具后还可以冲压椭圆条形孔;5.使型钢利用率达96.5%,较传统工艺提升22%。
套管毫米级定位,对穿越结构、砌体等位置的管道进行精准定位,优化施工工序,对成排套管进行集中管理,避免砌体墙随处乱开孔,提升质量观感。634处管道套管安装实现“零返工”,节约39个工日;减少混凝土打凿量82m^3,相当于少拆5层砖墙;节约定位人工624工时,降低碳排放0.79吨。
设备及其基础深化布置,20台水泵、29台风机、3台发电机组基础深化设计,避免后期打凿修正,减少混凝土浪费8.6m^3;设备就位效率提升3倍,柴油叉车使用量下降70%。
设备深化布置,生活水泵房管线综合排布,通过模块化支吊架,预计减少现场焊接点128处,降低电弧污染;预留检修空间增大30%,延长设备寿命周期。
电井免封堵桥架预埋件安装采用预埋件的做法进行管井桥架连接预埋,电井免封堵桥架预埋件与结构一次成型,消除传统封堵工序,节省桥架穿楼板洞口封堵,避免封堵防火泥、防火板等使用0.8吨,减少VOC排放;消除传统留长洞口做法的安全隐患,避免了封堵困难、质量观感差、成本高等缺点,施工简便,无需封堵。
叠合板内预留线盒点位:工厂化预制时同步在叠合板内埋入线盒,保障点位准确性,提高工人线管铺设工效;实现减少现场开槽量91%,粉尘排放下降65%。在结构预埋阶段对管线配置进行深化,特别针对住宅户型具有普适性,深化线路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优化路径,提高现场施工效率,降本增效。住宅通过深化明确了配管大小及穿线根数,体现在平面图上,克服了直接进行系统图结算的缺点。
“安置房≠低标准,绿色智造重塑品质标杆”。
当87.2米高的住宅楼穿上模块化“预制外衣”,当地下室的灯光提前照亮建设者的匠心——白云三期建南项目正用行动证明:绿色施工不是成本负担,而是通往高品质、可持续未来的桥梁。